精算屋-熊猫论坛

精算屋熊猫论坛

本论坛旨在为精算师及未来精算师提供交流平台.
在这里我们提倡平等,开放,互助,创新
或许你还不是精算师,来到这里,你已经成为了我们的一员.

人气 6887

我是如何取得FSA的 [复制链接]

王明彦 2020-1-6 19:24:04
谈谈我的考试经历吧:

一、本科阶段,考试初体验(2008-2012年)
我考的是北美体系,就是SOA,原因就是周围人都选的这个,而且含金量高。但是当时是有担心的,第一个是担心语言,第二个是担心难度。事实证明,语言不是事,专业词汇背下来,题目就能看懂。
第一门考试是在大二的时候,当时基本上半个班几十个人都在考。SOA的基础课程(PE)有五门,分别是P(概率论),FM(金融数学),C(损失模型),MLC(寿险精算),MFE(金融衍生品定价)。一般都选择P当做SOA处女考,我也不例外。找学长借了本manual(复习指南),然后就看书做题,复习了两个月。觉得难度不大,因为就是平时课堂里教的概率论的知识,和保险相结合。考试是机考,离天津最近的考点是北京,记得是在人民大学对面的一个办公楼里,3个小时考试我两个小时就完成了,怀着忐忑的心情点击了交卷,然后看到了congratulation的字样,顺利通过。之后找了在人大的同学吃了个饭~
大二下学期考了第二门考试FM,同样两个月搞定。考第二门的同学就已经降低到了十来人。

二、初入职场,ASA达成!(2012-2015年)
后来就进入了求职季。本来精算岗是不招收本科生的,考虑到我学分绩比较高,加上大二通过两门考试,前任boss算是破格招收了我。入职岗位是产品开发和定价岗。
入职之后又重启了考试进程:在工作的第一年先后通过了C,MFE和MLC三门基础课程。每门复习时间都是三个月,下班之后就学习,窍门就是刷题找规律,虽然难度不低,但是基础课程考的基本是纯数学,规律比较明显。至此五门考试全部通过,拿到了相应的考试加薪。这时候原来那些同学里,还在坚持精算考试的,不到五个人了。
之后开启了漫长的FAP学习之路。FAP翻译过来是精算实践基础,是北美精算考试的精髓,教授的是精算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,确实能学到很多东西,尤其和工作中的感悟结合一起,效果拔群。FAP有8个模块,在线学习,学习完之后要写一个大作业。有一个期中考试IA和一个期末考试FA。先说作业,给一个大背景,然后用精算的方法去解决和保险一点关系都没有的case,挺有难度的。期中考试给一个月时间,开卷完成15个题目,综合用到PE的知识,计算为主,因为有客观答案,所以难度不大,我一次性通过。期末考试就比较变态了,一共七个大题,四天时间,开卷,允许公开讨论。题目比较开放,论述为主,没有统一答案,但是逻辑必须通顺,答案合理,能自圆其说,难度挺高的,第一次以失败告终,当时是凌晨两点出的成绩,一晚上没睡好。然后二战,总结经验教训,发现第一次考试确实有些题目想的不是很周全,二战顺利通过。FAP通过之后,真心感觉精算内力上升了一个level。整个过程耗时一年半。
在认证准精算师之前,需要通过VEE的三门课程。VEE翻译过来是外部教育体系认证,简单的说就是,SOA希望你学习其他考试体系的课程,考下来,然后和SOA兑换。这三门课程是西方经济学、计量经济学、公司理财。兑换的方法有两种,一种是你的学校开设了这些课程,你的期末考试分数超过一定分数,就能认证;第二种是考其他考试,比如考中国精算师的某些课程,比如考CFA。经济学和计量我在本科都修过,而且成绩不错,所以顺利兑换。公司理财我没有修过,因此要通过其他方法兑换。我选择了英国某个精算社团的考试,用了两个月顺利通过。
然后去帝都,参加了准精算师的职业道德培训,一天时间,一个资深精算师带着大家看视频,学习案例,大家讨论学习,过程还算轻松遇到,你会遇到来自亚洲各地的同行。我们那组有韩国的,有老挝的,有港澳台的,有大陆的。至此,在我工作两年之后,ASA资格达成!

三、职业和考试进入新纪元(2015-2017年)
在工作的第三年的时候,我被晋升为团队leader,负责公司全产品线的产品企划工作。工作的前三年对于职业发展至关重要,因为这三年是学习能力最强劲的阶段,一定把握这个阶段积累扎实的技术功底和良好的工作习惯。另外好领导对于职业发展同样重要。感谢我的直属领导和我的部门领导,这两个精算师一个拥有极强的技术功底,一个拥有极强的市场感觉,他们两人让我学习到了很多宝贵的工作经验和方法。晋升为leader之后,开始建设自己的团队,自己选人用人,自己做出各种决策,相对于技术来说,领导力的培养对于职业发展同样重要。
工作的第四年,重整旗鼓,挑战高级课程LP(寿险定价)。这门考试主要内容是在产品开发和定价中要考量的各种因素。高级课程可以用变态形容了,先说复习资料吧,一共七本教材,每本都几百页,然后还有60多篇报告或者论文。所有的资料垒起来半米高。所有的都要背!下!来!不要妄想有重点哦,因为任何一个小细节都可能变成考题,就是这么傲娇难搞定。再说说难度,因为美国和情况和中国完全不一样,所以你要面对的是一个陌生的市场,陌生的产品体系,陌生的监管规则,陌生的行业规范,当你看到一个又一个陌生的专业名词时,你会高呼,这TM都是what玩意?!你以为度娘是万能的吗,too young too naive,百度上你根本搜不到那些词,翻墙是你最好的选择。你懂美国的税法吗,不懂?那不好意思,去好好学学吧,LP里面有一整章都在讲税法对产品设计的影响~除了环境因素外,有些知识就是纯难,当你学到随机建模的时候,我相信你对这个世界的认知都会不一样,重新思考宇宙思考人生吧骚年。复习了大半年,去参加考试!考试是笔试,主观题,上下午考试。上午是三个小时,六道大题;下午两个小时,四道大题。天津考点就两个人考试,我和一个北京过来的大哥,监考老师进来之后,看见那大哥,楞了一下,说,你又来了?大哥应该是考了好几次,和监考老师已经完全熟络了。考试真的有难度,时间紧张,如果某道题卡壳了,就一定写不完,思维必须很顺畅才行。一道大题会有若干小问,五六问是常态,有计算有分析论述。上午总体下来发挥的还算不错,中午吃了个意面睡了一觉,下午继续考,下午的题目难度更高,感觉下午发挥的不太好。终于熬过了煎熬的五个小时,监考老师问大哥,你考的怎么样,大哥说,明年咱们还得见面~当场笑喷。经过漫长的等待,分数出来了,顺利通过!

四、职业变动,考试依旧(2017-2018)
在工作的第五个年头,迎来了第一次职业变化。为了更广阔的职业发展,决定从原来工作的舒适圈跳脱出来,从一家中小型外资工资跳槽到大型再保险公司。工作内容是为各家直保公司提供产品开发建议,工作视野和平台确实提升了N多量级。用了半年时间适应新的工作,因此暂缓考试进程。
新公司入职半年后,适应了新的工作环境和节奏,重启考试进程。下一门决定考LFV(寿险评估和财务)。LFV主要讲美国市场中如何评估各类产品的法定准备金和会计准备金,如何评估保险公司的价值,如何管理资本以及再保险的相关知识。个人感觉这门考试比LP更难一些。这门考试多数是讲美国的评估准则,这些准则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演变,已经变的非常复杂,且每一种产品的评估方法都不尽相同。最最困难的是,这些评估方法和中国的完全不相同,在熟悉中国规则的基础上接触这些,很多时候容易混淆。此外,与LP考试比较偏向论述不同,LFV考试比较偏向计算。有些计算题在教材里有详细的例子,这种相对简单;但是还有很多题目,只是源于教材里的某句话某个文字描述,没有具体的计算演示。因此复习时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节,而且要很透彻的理解这些细节。复习了半年,参加了考试。同样是上下午的考试,对于身体和心理都是极大的考验。考场有六个人(而且我又看见上次的那个大哥了!),考高级课程的不同科目,有年龄很年长的,也有在校学生,总之考试的人都很不容易。等待分数的过程真的很煎熬,最后顺利通过。

五、职业和考试都进入收获期(2018至今)
最难的两门考试通过了,胜利不远了!LFV通过后,立即启动了LRM(寿险风险管理)的复习。这门考试是一门小考试,考试时间只有2个小时(之前提到的LP和LFV是5个小时),复习资料也少很多,所以复习相对轻松。这门考试在整个考试体系里属于最高的层级,很多人觉得这门考试时间短,就选择它作为高级课程的第一门考试,这种考试顺序我是完全不赞同的,LRM的考试内容比较综合,如果没有系统的学习过LP和LFV,LRM的通过难度极大。从考试内容来看,也印证我这个结论,有几道考题事实上就是LP和LFV的内容。此外,由于LRM考试题目少,所以每道题的权重很大,考起来也是很刺激的。最终顺利通过。
终于,所有的考试结束。2019年准备领证啦。考完试就会收到fac的邀请,fac是一个为期三天的培训,以案例讨论的方式学习职业道德和职业准则方面的内容。还有一个环节是每个人需要做一个8~12分钟的presentation,考官针对演讲表现会做一个评价。第三天的晚上是庆祝晚宴,SOA主席向每个人颁发Fellow证书。
记得大一的时候,我QQ状态是:我一定要考上精算师。当时其实是一种很简单的冲动,就觉得这个职业很帅气啊。没想到这种简单的冲动让我坚持了这么多年。不忘初心,方得始终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hjsong 2020-4-2 16:49:10
王总威武,是南开精算系毕业的吗?您的精算之路也是伴着职业发展不同阶段,我觉得您工作上取得成就远高于一个精算师的认证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Whizknight 2020-5-30 06:02:51
谢谢分享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精算屋

GMT+8, 2024-11-25 05:03 , Processed in 0.116836 second(s), 24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  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